LINKS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四小纬四路4号 电话:0531-87913036 传真:0531-87913036 邮箱;sd3s00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1294号
页面版权@2015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 鲁ICP备11008369号 专业于医院设计,医院规划设计,医院建筑设计,儿童医院设计,妇幼保健院设计,山东省建筑设计院   

 

 

建筑设计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框架浅议

浏览量

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框架浅议

Ji'n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framework on

1,贾敬龙Jia Jing long,

2,徐备Xu Bei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框架,市井文化,佛教文化,殖民建筑,开发对策。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framework, pop culture,Buddhist culture, colon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摘要:本文通过对济南市现状历史文化遗产框架组成的各因素分析,分别从古代人物、市井文化、佛教文化、殖民建筑等方面提出其开发设想,进而采用框图的模式,总结归纳出济南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Ji'nan stat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frameworkconsisting of various factors analysis,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cient characters, pop culture,Buddhist culture,colonial architec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then usingthe block diagram model, summed up Ji'nan city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济南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之称,是龙山文化的起源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古城独特历史风貌的再现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情感、历史、文脉已成为城市更新设计的重要主题,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历史文化,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是古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所在。

一、济南市现状历史文化遗产及框架组成:

济南市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有以“龙山文化”蜚声中外的“城子涯文化遗址”;有以佛教文化著称的灵岩寺和千佛山;有烟波浩渺的大明湖;有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有一代词人李清照纪念馆,有现代绘画大师李苦禅的纪念馆,有象征着中华民族摇篮的涛涛黄河,有印记着殖民地色彩的西洋建筑,有七十二名泉的星罗棋布、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古城风韵。尤其是古城中央的环城公园更如一条绿色的项链镶嵌在泉城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下图是现状历史文化遗产的框架组成:


济南市现状历史文化遗产框架组成

二、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开发设想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更新和保护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两个部门就能解决,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做好该项工作,笔者针对济南市现有文化遗产的框架组成提出如下开发对策,与各位专家学者商榷。

(一)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中“泉水特色“的重新塑造:

流南素以“泉水”闻名于世,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每一眼泉都有一段历史,七十二名泉,孕育独特的泉城文化。如何使泉水走进泉城人民的生活,重新回到“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理想境界,是济南市城市设计的重中之重。(在体现泉城“水”的特色的基础上,在济南市中心广场规划设计中,应以“泉水”作为设计的重点,将散落在泉城中的“名泉”汇集于广场上,形成群星璀灿的艺术格局,让人们集中体会和观赏名泉。设计不求形似,追求“神似”。

(二)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代人物的重新诠释:

在泉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从古至今出现了众多的历史精英,如何使该文化的内涵得以重新体现?笔者认为有如下途径:

1.让这些历史精英从博物馆和纪念馆中“走”出来,“走”到人民群众中来。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结合道路广场的设计,在街头绿地、步行街上安排精英的雕塑,或独立布置或线形布置,使市民在日常的生活中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将文化的氛围播种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具体人物有李清照、辛弃疾、铁璇、杜甫、秦琼、老舍、李苦禅等等。

2.兴建历史人物蜡像馆。

(三)济南历史文化名城“市井文化”的塑造

济南有着历史悠久和丰富的“市井文化”,不同时代城市的“市井文化”犹如立体雕塑,镶嵌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如何营造古城特色,恢复古城风貌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1.芙蓉街生活社区:在济南市城市中心,留存的明清生活居住小区之中,芙蓉街生活社区算最能体现古城特色的了,传统的民居形式,淳朴的民风在这里应有尽有,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使此处赋予恰当的“场所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划设计中,不妨借用“北京菊儿胡同”的设计思想,使此处既具有传统街区的特色,又能焕发出现代化的勃勃生机。

2.英雄山早市——市井文化的摇蓝

济南南郊英雄山下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土地,它就是英雄山早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小商小贩的叫卖声,琴棋书画的临此栉比。武术人才的矫健身姿等等构成济南市独特的市井文化氛围,犹如《清明上河图》中所描述的市井生活,是泉城人民喜欢的乐土。

(四)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佛教文化的空间传递

在泉城南部有著名的灵岩寺,四门塔及千佛山。灵岩寺的彩塑,柳埠的隋代四门塔,千佛山的“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的对联,已深深地印在泉城人民的脑海之中。

保护名山胜景的古建筑、古遗址,可以把现代人带进一个久远离开现在城市的时空环境,另一方面,这些古建筑、古遗址远离现代城市的喧嚣,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对比,这种对比形成了市民心理上的惊奇和美感,这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恢复古遗址时需体现“修旧如旧”、“复原如初”的原则,真正将其纯正的文化内涵,延续到现代城市文明中来。

(五)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殖民地建筑的重新诠释

众所周知,济南在近代史上有着屈辱的殖民统治的历史,帝国主义列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将他们的建筑文化粗暴地引进到泉城,使泉城古城区充满了殖民地建筑的色彩。如果抛开政治的因素,这些殖民地建筑的确给泉城增添了异国的风格,建筑技术的进步,造型艺术的精美,空间布局的手法,无疑对当时的泉城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思潮,为繁荣泉城的建筑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古城的改造中如何面对这些建筑,如何保护这些建筑,恐怕也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这些充满殖民地建筑色彩的建筑应采取保留的态度,让世人了解城市发展中所经历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与变化,起到“洋为中用”的目的。在处理新建筑与殖民地建筑的关系时,应采取协调共生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香港有着突出的特点,建议可参考实行。

三、济南历史文化遗产框架开发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应得到补充和发展,只有这样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才能得到不断深化,价值方能得到充分体现。

1.考古学与建筑学的结合将会使历史文化遗产重放光彩,如临淄车马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等。

2.人文科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使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入建筑形态所传递的场所信息——空间信息,使历史文化遗产形象地再现于世人的眼前。

3.各种性质的城市广场有利于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意义播放到千家万户。意大利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各种各样的广场,假如意大利缺少了广场,其世界影响会大打折扣。

4.创造出一种尊重历史,尊重文化遗产的氛围,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最终形成政府关注、市民参与的理想开发模式。

5.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运用最新城市设计理论,更新古城风貌,不断深化及更新古城的历史文脉,使其按照现代科学的轨道延续和发展下去。

6.重点强化古城风貌特征,不求遍地开发,但求风貌特征的精典体现,以点带面,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做到一般中有重点,重点中有精品的开发原则。

7.对待外来文化遗产应采用“扬弃”的哲学观点,既要看到其对整体建筑学意义上的补充,又要适可而止地再现外来文化遗产。

8.应编制济南风貌规划,提出宏观的保护原则及系统构想,定点、定位,对重点景观应有详细的控制性规划及文本说明,为进一步的城市景观设计及景点恢复与修建提供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9.编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开发规划的深度如下:

①历史文化遗产布点现状及存在问题

②历史文化遗产等级评价图

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及保护原则

④历史文化遗产功能分区布置图

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分析图

⑥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步骤(顺序)——分期建设

⑦历史文化遗产景点设计构想

⑧历史文化遗产区位及交通优势分析

⑨历史文化遗产文本及说明书

10.应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开发时序,寻求各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使整体思维与景点建设相融合,避免见缝插针,各自为政。


四、济南市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框架组成及构想

总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再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主题发展思路,正确处理整体发展思路与单独景点建设的关系,既形成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又应使各处景点色彩纷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调整好功能布局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环保及风貌规划,真正使城市成为市民生活的乐土,政府的踌躇满志,市民的津津乐道,旅游者的流连忘返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任务与责任,愿一个美丽而充满历史氛围的古城济南出现在齐鲁大地上。

以上只是从建筑学及规划的角度谈了对挖掘、开发古城文化遗产的对策,实际上文化遗产的开发仅凭上述手段还是不够的。城市文脉的更新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要维持好原有城市的社区网络,应逐步从仅解决一些物质性和社会性表象的问题过渡到古城深层结构问题,在综合考虑物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要素的基础上制订出目标广泛,内容丰富的开发旧城历史文化遗产的战略构想。

    作者:1,贾敬龙: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分院副院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建筑师。

          2,徐备: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分院建筑总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