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我国的医疗建筑规划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设计和建设经验方面的不足也造成了现代很多旧式医院区域划分不合理、患者就诊困难、内部联系不便等诸多遗留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就逐渐进入大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高潮。
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保障人民的健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国对医疗建筑的需求非常大。那么,我国现阶段的医疗建筑总体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其实非常明显:很多设计师由于无法对医院整体结构进行切实的体会,加上就医各个流程的复杂性、各科室的关联性、患者就医的可变性等,他们很难在进行医疗建筑规划时对就医环境的考虑达到百分 百甚至百分之八十的效果,更不要说对周边整体规划配合的考量。
目前在建的医疗建筑大都还是对传统方案改进的简单布局,对医疗建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考虑很少,甚至几乎大多没有考虑到与周边建筑、街道的关系。建筑室内外的空间也基本上是缺乏特点的简单蔚蓝,千城一面的现象出现在医疗建筑规划上就是千院一面,这是现代城市很难改变的特点,与我们的项目建设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领导力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想要改变医疗建筑规划的现状,专业性技能自然必不可少,但是对大小制度的深入分析和改革更是我们应该做的。